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1月2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办90周年纪念盛典。7913的同学重返母校。整整40年过去,当年的青涩消退,平添了岁月的风霜,不变的是一份无悔的真诚。
 
1979年秋季入学时,正是伟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融化坚冰、解放思想长驱直入的年代。新闻系给每个学生宿舍订阅了《人民日报》和《文汇报》。那时候还没有都市报和互联网,社会舆论主要由党报和其他体制内媒体设置议程。阅读这两份报纸,造就了新闻专业对政治和政策的关心和敏感,滋养了我们的家国情怀。记得报纸上经常是平反冤假错案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屈辱的灵魂从极左路线的十字架上获得解救。我们感觉振奋,衷心服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民更始的改革新政。感念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将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及身而成,那种豪迈和自信自强,至今还历历在目。
 
王中铜像揭幕
 
7913同学、现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杨和人民日报老同事、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为王中画像揭幕。
 
7913入学时,王中教授的“右派”帽子刚刚获得改正,重新出任新闻系主任;7913毕业时,王中老师退休。我们这一届新闻系学生深受王中思想观念的浸润。王中老师因为“党报也有两重属性——工具性和商品性,要在商品性基础上发挥工具性”,“满足人民需要是办好报纸的根本”等学术思想,在1957年的“反右”中遭到批判,沉冤22年。“文革”结束后,有人总结《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被批判者为了顺利‘过关’,往往自我丑化,对所揭发的问题,无论有无一概承认。一直不承认‘错误’的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宁树藩老师把这段念给王中先生听,王先生嚎啕大哭。
 
记得1979年秋天的一次全系师生大会上,王中教授一字一句地说道:新闻要讲真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系学生,宁做布鲁诺,不做姚文元!真是掷地有声!
 
1983年7913毕业时,王中老师在同学的毕业纪念册郑重写下临别赠言:“历史的记录员,人民的情报员,党的宣传员。”
 
从王中教授的教诲,我体会到:记者这个职业需要采写编评技巧,但更是打拼人格,为国为民,必须正直忠勇。他的殷殷叮嘱,我们没齿难忘,在此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每当遭遇这样那样的艰难时刻,不由得想起王中老师的话,心里就有了一份底气和定力。即使有再大的压力,也不推诿、不失态,“每逢大事有静气”,这也是复旦人的气质。
 
 
《光荣与梦想》
 
7913进入复旦时,全国只有四所大学有新闻系,即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作为媒体新生代,同学们带着几分钦慕阅读美国记者兼作家威廉·曼彻斯特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的《光荣与梦想》,这是一本新概念的历史著作,绘声绘色地展示了美国四十年的政治和社会变迁,从1932年罗斯福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当选总统,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
 
我们读惯了中国史书的循规蹈矩,第一次捧起《光荣与梦想》,对那些来自新闻素材的细节倍觉活泼淘气,满满的哀感顽艳。
 
1987年我在人民日报与罗荣兴、曹焕荣合作撰写长篇报道《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觉悟》时,下意识地是想着能否为当代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打草稿。1987年初,政局变动,有人提出反对经济领域的“自由化”,把家庭联产承包看成是“破坏集体经济基础”,把企业承包租赁看成是“搞私有制”,出现思想混乱。在邓小平授意下,5月13日,中央召开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宣布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化,加强对改革的理论宣传。这年7月,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搞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存在‘左’和‘右’的干扰问题……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扰。”中共十三大前夕,需要深入地阐释改革的历史合法性,为党代会做好舆论铺垫。
 
2007年黑砖窑事件起,我开始网络舆情研究。看到网上关于这个监测室的词条解读: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由《人民日报》下属人民网于2008年设立,其设立标志了在中国互联网可产生具影响力的公共舆论及确立网路民意的政治正当性……
 
我把舆情监测视为调查报道的B面。调查报道是第一手的新闻采访,舆情监测是第二手的舆论梳理,两者都是社会进程中船头的瞭望哨,延续了媒体人推动良政和善治的社会理想。
 
7913经历了新闻改革的黄金时期,如1986年,我和人民日报同事冯媛都曾躬逢其盛。从新闻报道到舆情监测,是我们曾经的真诚和热血,对国家、对个人发展美好的愿景。虽然因为大环境和个人的变化,我和当年同窗陆续离开媒体岗位。但有了当年的憧憬和努力,我们这代人不枉今生!
 
《十日谈》
 
7913同学群忆起外国文学课,杨烈教授讲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家薄伽丘《十日谈》的故事,为我们拨开中世纪的蒙昧,展示了生命的美好和青春的活力。《十日谈》的青年主人公们,从一座触目凄凉的死城,忽然来到阳光灿烂、歌声欢畅的人间乐园。这一强烈的对比,让人眼前一亮。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1979年的中国,处在从阶级斗争年代到消费社会的转折点。多年政治运动的风声鹤唳渐渐远去,计划经济板结了的社会“大地微微暖气吹”,前方烟柳画桥在望,私欲情欲都在蠢蠢欲动。年轻人用自家或朋友的单卡收音机,偷偷地欣赏邓丽君“何日君再来”的“靡靡之音”;在日本宽银幕电影《追捕》中,痴痴地看着冷面硬汉杜丘和长发美女真由美相拥,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被浑厚男低音主题曲“啦呀啦”唱得心旌荡漾。杜丘的风衣、鸭舌帽,后来又加上美国肥皂剧《大西洋底来的人》里的蛤蟆镜,以及喇叭裤、大鬓角,成为男孩子的扮酷行头。那个年代的电影《庐山恋》,女主角张瑜竟然换了43套时装,可以想见那个年代追求时尚和渴望物质享受到了夸张的程度!
 
在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中,一种新的人生观发芽生长,它回归常识,正如《十日谈》中译本前言——《幸福在人间》。幸福不在某个虚无缥缈或者鼓动人民自相残杀的未来天国,幸福就在人间,就在于人民吃得好穿得好;后来还有人补充一句,幸福就在床笫之间。
 
读过《十日谈》的复旦人,有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李泓冰师妹对复旦的民间校训概括得到位:我们是一群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有审视的意识,对世俗的功利有超越的眼光。对于凡夫俗子的狗苟蝇营,会悄悄撇撇嘴:“我们跟你们不一样!”在循规蹈矩工作的同时,我们常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漫不经心和信马由缰。但这种散漫背后,是一种不屑做戏作伪的坦荡和真诚。
 
 
复旦校歌
 
今天的院庆,第一次完整地听到丰子恺谱曲的复旦大学校歌,欣喜地发现采用了诗人刘大白的原词。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
 
作育国士恢廓学风……日月光华同灿烂。
 
字里行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基因,对自由的向往和大无畏。听说是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废止了后人改写的歌词,恢复原歌词。不由得对这一决策者表达深深的谢意和敬意。
 
校歌起时,心潮起伏。复旦是7913永远的人格高度。此高度不是官爵之高、财富之巨、声名之累,而是一种对同窗、对社会、对国家如赤子般的坦诚和率真。
 
王中老师1979年还对我们说过另一句话:“你们要改造社会,也要让社会改造你们。”这是提醒我们克服青年知识分子的无知狂妄,无论你想走多远,先把起步迈得坚实,再把后劲储备充盈。复旦人有一种温和理性,不随波逐流,更不屑同流合污,但也不愤世嫉俗,桀骜难处。复旦人的眼界高,但内心温暖,温暖自己,也温暖周围的朋友。
 
王伟民同学回忆,7913毕业时,王中老师说:“我把你们送入社会,你们把我送入天堂。”同学听了,只觉得心胸发热,双眼泛潮。
 
今天翻看微信朋友圈,才发现新闻界有这么多复旦学子!7913同学的聚会令写道:拉一拉彼此的手,也是今生的圆满。
 
 
下蹲者从左到右:唐秦梅、冯媛、金丹、朱红
 
站立者从左到右:王林根(老师)、陆求实、祝华新、王伟民、骆国骏、米博华(现任新闻学院院长)、胡国强、焦杨(现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方颂先、黄瑚、童怀、沈林森、孔祥迎、姚伯良、秦洪礼
 
(参加今天聚会的李志庄、赵奇、杨祝夫、张华、林承国同学未能同框)
 
文章原载于“党报旧闻”微信公众号(2019年11月2日)
话题:



0

推荐

祝华新

祝华新

5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80年代报纸编辑,曾获全国好新闻奖,新世纪转型做新媒体研究。个人兴趣:党史、动漫、武侠。

文章